据白宫7月30日消息,美国白宫发布暂停所有国家的最低免税待遇行政命令。美国暂停对低价值货物实行免税最低限度待遇。自8月29日起,通过国际邮政网络以外的方式向美国寄送的商品,如果价值小于等于800美元,并且符合最低限度豁免条件,则需要缴纳所有适用关税。
据上海交通大学官网7月28日消息,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首次实现具有片上自适应色散补偿功能的4×256 Gbps硅基高速发射机。该研究开创性地通过在硅基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前集成可调分光器调节MZM调制信号的啁啾,实现对光纤色散的自适应补偿,解决了制约高速光通信发展的核心技术瓶颈。这项技术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的光互连提供了极具前景的解决方案,有力支撑未来1.6Tbps WDM系统的部署,大幅提升高速调制信号传输距离,为全球数据中心向超高速、超大容量方向发展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据中国科技网7月31日消息,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联合科研团队首次观测到电子在量子隧穿过程中的“势垒内再碰撞”现象。研究团队利用强激光脉冲,诱导原子内的电子发生量子隧穿。该发现颠覆了“电子仅在穿出势垒后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传统认知,为半导体、量子计算机及超快激光等依赖量子隧穿效应的技术发展提供新思路。
据路透社7月31日消息,英国芯片IP设计公司Arm Holdings正式宣布将投资开发自有芯片。这标志着Arm商业模式从传统的IP授权向垂直整合的重大转变。Arm计划最早今年夏天推出首款自主研发的芯片,定位为面向数据中心的中央处理器,并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长期以来,Arm依靠授权芯片设计架构和收取专利费盈利,而非自行开发和生产芯。Arm首席执行官雷内·哈斯(Rene Haas)明确表示,我们正在有意识地加大投资力度,不再局限于设计本身,还可能进一步迈向实际制造,例如打造芯粒(Chiplets)或甚至潜在解决方案。
据IT之家7月30日消息,中国上海仪电、曦智、壁仞、中兴等联合发布国内首个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光跃LightSphere X。该超节点基于分布式光交换技术,采用硅光(SiPh)技术的光互连光交换芯片和GPGPU液冷模组与全新载板互连,并搭载高性能AI国产服务器及智算云平台软件。光跃LightSphere X突破了单机柜功耗限制和传统铜互联扩展限制,在兼容现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同时支持集群弹性扩展,可实现超节点规模动态调整,有助于构建起高带宽、低延迟、灵活可扩展的自主可控智算集群新范式。
据HHS官网7月30日消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发布“开放数据计划”(Living Open Data Plan),并更新HealthData.gov网站,新增了三项供公众使用的资产:HHS开放数据计划、HHS元数据标准和HHS数据清单,标志着该部门对透明度、创新和数据驱动决策的一个变革里程碑。
据欧委会官网7月30日消息,欧盟委员会与非洲疾控中心启动“加速非洲痘病毒检测和测序伙伴关系”(PAMTA)倡议。该倡议由欧盟健康2024工作计划资助,旨在扩大猴痘病毒检测、提高测序能力、建设诊断和数据分析能力、支持本地制造检测试剂盒,从而加强非洲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
据FUSION FOR ENERGY 7月28日消息,欧洲F4E组织正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聚变燃料弹丸注入技术瓶颈:针对全球供应链短缺问题,联合CIEMAT等实验室与产业界启动JT-60SA弹丸源招标,开发可高速(600m/s)射入等离子体的毫米级燃料弹丸系统,为下一代聚变堆积累核心技术能力。由于ITER弹丸注入系统由美国负责,欧日联合资助的JT-60SA升级项目成为欧洲掌握核心技术的唯一窗口。通过JT-60SA项目积累的弹丸注入技术经验,将直接应用于下一代聚变堆建设,这是欧洲实现聚变能源自主的关键跳板。对欧洲来说,当前重点是将实验室的专业技术向产业界转移,打造能够支撑未来聚变电站大规模建设的欧洲供应链生态系统。
据路透社7月31日消息,由Open AI和日本软银投资的一家美国初创公司Helion Energy宣布已正式启动全球首座聚变电厂Orion的建设,以期实现在2028年前向微软输送50MW聚变电力。该工厂地点位于华盛顿州马拉加,位于该州中部哥伦比亚河沿岸,Helion 希望利用附近罗克岛大坝水力发电厂现有的电网基础设施。同时,Helion仍在等待获得华盛顿州政府的最终许可,且在研究如何通过其当前的原型机(称为 Polaris)达成Orion的供电目标。Helion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大卫·柯特利 (David Kirtley)还透漏,Orion将连接到华盛顿的主要供电网络。
据每日经济新闻网7月31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文称,美国已与韩国达成“全面完整”的贸易协议。根据协议,韩国将向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用于由美方拥有并控制的投资项目。韩国总统李在明称,韩国对美投资的3500亿美元中,1500亿将作为韩美造船合作专用资金。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韩国在谈判中专门提出对美国造船业投资,并称该提议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内容包括由韩国机构支持的贷款和担保等。
据国防科技要闻7月30日消息,美BWX技术公司宣布,已在弗吉尼亚州启动“贝利”项目首座军用移动微堆堆芯制造。该项目由美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主导,旨在为前沿军事基地提供可靠电力保障,首堆计划于2028年投入运行并发电。“贝利”首开云网站堆是一座1.5万千瓦高温气冷堆,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具备可运输性,整套系统可分装入4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内,能够在偏远或战场环境下连续运行三年而无需换料。
据twz网站7月30日消息,美国海军启动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量产型的地面测试,预计2025年年底前将完成首次飞行。该无人机还具备情报、监视与侦察(ISR)能力,并可拓展为远程打击平台。美国海军希望MQ-25能在2027财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IOC),计划最终采购76架“黄貂鱼”。
据navair.网站7月30日消息,美国海军与 Skydweller Aero公司合作,对Skydweller太阳能无人机长航时飞行能力开展测试。该无人机用太阳能完成连续73小时的任性任务,将为执行海上情报、监视和侦察提供重要支持。美国海军空战中心飞机部官员表示,此次飞行不仅证明了 Skydweller 在白天和黑夜循环中维持太阳能电力的能力,而且还验证了其指挥和控制系统、自主响应功能以及对天气干扰的恢复能力。
美国Slingshot公司推出“逻辑操作和策略思维代理”人工智能工具,可帮助太空军进行卫星操作训练
据defensescoop网站7月29日消息,美国Slingshot公司推出“逻辑操作和策略思维代理”人工智能工具,能够研究各种航天器操作并将其克隆到太空领域的模拟环境中,使太空军能够训练卫星守护者进行真实的卫星战术和机动。美太空军成员已在训练演习中测试并使用了TALOS。Slingshot公司表示,该工具嵌入了AI代理,可以模拟现实威胁,优化现实世界的作战,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支持任务指挥决策。
美国太空军授出五份“受保护战术卫星通信”设计合同,研制新一代抗干扰地球同步轨道星座
据satellitetoday网站7月29日消息,美太空军向Astranis、波音、洛马、诺格和L3Harris五家企业授出“受保护战术卫星通信”(PTS-G)阶段合同,为静止轨道抗干扰军用通信星座进行概念设计。PTS-G旨在替换老化的WGS卫星,为战场提供高安全、低截获/低探测概率的Ka波段全球连接。该计划是太空军“弹性导弹预警与战术通信”体系的核心,目标在2029年前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确保在激烈对抗环境下仍能向全球部署部队提供稳定指挥控制链路。
据美国白宫7月30日消息,特朗普签署公告宣布自8月1日起对几类进口铜产品,即进口的铜半成品(如铜管、电线、棒材、片材和管材)和铜密集型衍生产品(如管件、电缆、连接器和电气元件)征收 50% 的普遍关税,铜输入材料(如铜矿石、精矿、锍铜、阴极铜和阳极铜)和铜废料不受“232条款”或“对等关税”约束,以此解决铜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铜对于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所依赖的制造业基础至关重要,美在许多外国铜产品方面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并且对许多外国铜产品的依赖是不可持续的。此举建立在之前为确保美国贸易和产业政策服务于国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的基础上,振兴国内工业,减少贸易失衡。
据INTERESTING ENGINEERING 7月28日消息,俄罗斯首次全面测试“Shturm”重型机器人突击系统,该系统包含无人作战车辆及专用指挥单元。该项目基于改装的T-72和T-90坦克底盘,由乌拉尔车辆开云网站制造厂(UVZ)为俄罗斯国防部研发。Shturm作战车辆专为高风险城市作战设计,配备推土铲、缩短的125毫米主炮以及模块化武器配置,旨在清除障碍并提升狭窄空间的机动性,尽管 Shturm 系统旨在远程作战,但在试验期间至少看到一辆载有机组人员的车辆,这表明完全自主或远程驾驶的能力可能仍在开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