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在广州举办“2024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价值链论坛”,汇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精英,聚焦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实践路径两大主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共同为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出海献计献策。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玉印、广东省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会秘书长姚佳、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巍华、TÜV莱茵大中华区交通服务副总裁黄余欣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TÜV莱茵专家们聚焦新能源汽车出口欧盟市场最新法规要求、智能座舱标准化、液冷充电枪的国际标准测试与认证、新能源车海外建厂的防爆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如何助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ESG评级提升路径、欧盟动力电池碳足迹计算规则变化趋势与分析、汽车出海的环保挑战、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给零部件EMC测试带来的重大影响、碳与可持续人员能力发展与规划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和解析。
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0.1%,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5.2%,电动化发展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以及制造业整体水平的大开云网站幅提升,而且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展现了中国担当。
然而在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对中国产新能源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结果,即拟从7月4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并在11月2日反补贴调查结束时就加征关税作出最终决定。
TÜV莱茵大中华区交通服务副总裁黄余欣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出口的趋势不会改变,但不可避免地将面临几个困难。第一,随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功能的增加,欧洲近两年针对于此频繁推出了超过15个新法规,因为法规较新很多细节尚不明确,从而增加了我国汽车出口的认证难度;此外,如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需要体系建设的保证,无法一蹴而就。
第二,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增加,每个国家市场监管抽查到中国汽车的概率也在增加,中国车企必须保证生产的一致性,否则被抽查到存在问题车辆将面临召回以及惩罚。
第三,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美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100%关税等势必影响到中国汽车的出口策略,当然这种冲击是短时性的,中国车企正在通过本地化生产及本地化产业链等方式应对,欧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桥头堡的总体方向不会改变。
诚然,新能源汽车是智能网联技术应用的最佳载体。受益于电气Kaiyun官方入口电子化架构,新能源车上绝大多数执行部件都可以由电机驱动,例如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物联网也为汽车互联提供了基本条件,电动汽车因此成为信息化、智能化的最佳平台。
智能网联汽车融合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多种创新技术,推动汽车产品成为信息交互终端、移动智能空间和储能单元,将会带动能源、交通、出行等领域巨大变革,是全球汽车产业必争之战略高地。
未来3-5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将有哪些的趋势和突破?对此,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巍华介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发展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
从制造方面看,特斯拉的每次创新总能引领风潮,一体化压铸就是经典案例。此外,新能源汽车仍然面临电池安全、补能焦虑等挑战,动力电池所涉及的材料、制造等仍然是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国家重点在关注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
从商品的角度看,任何新技术和新产品都要有经济性才能最终上车,关键部件如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大算力低功耗高制程的车载计算平台核心芯片仍然是行业追逐的热点。此外,极端场景下的应对反映了智能网联技术的真实水平,所以对算法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可以看到,目前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对智能驾驶的重视程度空前,智驾水平甚至成为企业决胜下半场的关键。渐进式路线和跨越式路线交融,车企技术路线和供应商的选择也呈现多样性,车企也在不断探索,不会全部“入手”一种技术路线。
在全球化的今天,汽车产业的ESG实践已超越国界,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赛道。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开始将ESG融入企业战略,积极参与国际ESG标准的制定和有关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通过技术创新绿色之道,包括智能制造以及低碳出行解决方案等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汽车的绿色实力和担当。
TUV莱茵大中华区客制化服务企业可持续服务总经理陈庆谈及,我国车企的制造硬实力毋庸置疑,但在ESG软实力上的重视程度还不足,特别是对供应链的合规环保关注不够。ESG最早是从财务数据、财务审计延伸过来的,核心在于主动披露。很多车企把ESG简单地看成是一份披露数据的报告,但实际上对于目标市场如欧美的消费者而言,车企的ESG表现将会直接影响其消费决策。
从这个角度来看,车企要充分认识到ESG报告的窗口作用,ESG不等于报告,也不止于报告,车企应主动地展现其在可持续方面的积极举措,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欧美市场的软性竞争力,而这种软实力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并不亚于硬实力。
目前的ESG中,车企比较关注的是E方面如碳排放的管理,当然这非常重要,但是S对于社会层面的管理却是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比较缺乏的内容,而且相关评估工具全都是由欧美机构来主导,这说明中国企业在这个方面的关注不够,话语权也不够,这都是后面需要进一步去改善的地方。
同期,TÜV莱茵还举行了多场颁证仪式。TÜV莱茵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举行二代国际408P电动搅拌车欧盟整车型式认证(Whole Vehicle Type Approval,WVTA)颁证仪式;为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速度辅助系统(ISA)颁发了独立技术单元(STU)型式认证e-mark证书;为广州宝新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直流液冷充电线标准的TÜV莱茵型式认证证书。此外,广西梅德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便携式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获得基于EN/IEC 62752标准的TÜV莱茵型式认证证书及CB测试报告、CE-LVD符合性证书;广州知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CCS复合充电插座获得基于EN/IEC 62196标准的TÜV莱茵型式认证证书及CB测试报告、CE-LVD符合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