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埃夫特,688165.SH)发布减持预披露公告。公告显示,因自Kaiyun官方入口身资金需求,埃夫特持股5%以上的股东信惟基石及其一致行动人马鞍山基石,以及鼎晖源霖拟在3月4日—6月3日期间,均计划分别减持不超过782.67万股,分别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5%,合计不超过埃夫特总股本3%的股份。
以埃夫特截至2月10日收盘时34.38元/股的价格计算,如若上述减持计划顶格完成,则信惟基石及其一致行动人和鼎晖源霖将均可分别套现2.69亿元,合计将套现5.38亿元。
截至公告披露日,信惟基石及其一致行动人马鞍山基石合计持有埃夫特6751.31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2.939%;鼎晖源霖则持有埃夫特4127.16万股,占后者总股本的7.9098%,来源均为埃夫特IPO前取得的股份,并已上市流通。
公告披露后,2月11日埃夫特股价大幅收跌,跌幅达7.65%。2月12日,公司股价微涨0.57%至31.93元/股,当前总市值为167亿元。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注意到,据Wind数据显示,自2024年9月下旬开始,乘着人形机器人的“东风”,埃夫特的股价开启了一波猛烈上涨行情,股价从初时的7.50元/股左右一路最高涨至2024年12月11日盘中的41.65元/股的历史最高点,期间累计涨幅达409.46%。
就在这轮上涨行情期间,信惟基石及其一致行动人马鞍山基石以及鼎晖源霖刚刚完成了一轮减持。
2024年10月15日,埃夫特发布了减持预披露公告,表示同样因自身资金需求,信惟基石及其一致行动人马鞍山基石以及鼎晖源霖,拟在2024年11月6日—2025年2月5日期间,分别减持不超过埃夫特1043.56万股股份,分别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合计不超过埃夫特总股本的4%。
此后,埃夫特分别于2024年12月6日和2025年2月6日发布了上述这轮减持的结果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6日,信惟基石及其一致行动人马鞍山基石合计顶格减持了埃夫特1043.56万股,合计套现1.85亿元。截至2025年2月6日,鼎晖源霖累计减持了埃夫特917.28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1.758%,成功套现1.33亿元。
也就是说,在此轮减持中,信惟基石及其一致行动人马鞍山基石以及鼎晖源霖共合计减持埃夫特1960.84万股,合计套现3.18亿元。
埃夫特由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而来,于2020年7月15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据悉,埃夫特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企业,也是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经过多年研发创新,埃夫特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截至2024年8月末,该公司累计有48款机器人获得CE认证,25款机器人获得CR认证,12款机型通过NRTL认证,累计6款机器人获得ATEX防爆认证,是国内首家获得欧盟ATEX防爆认证证书的机器人企业。
尽管头顶诸多光环,但在工业机器人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且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埃夫特上市以来业绩不佳。
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埃夫特的年营收实现了逐年增长,从11.34亿元增长到18.86亿元,只是变动幅度并不稳定,分别为-10.59%、1.19%、15.73%和42.11%;同期利润方面的表现就更为糟糕,该公司自上市以来连年亏损,从未实现过盈利,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69亿元、1.93亿元、1.73亿元和0.47亿元,四年合计亏损近6亿元。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注意到,埃夫特2024年的业绩也并未好转。1月24日,该公司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14亿元,同比减少25.79%—31.09%;预计全年将继续亏损,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1亿元—1.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31.83%—237.21%。
对于2024年的业绩表现,埃夫特表示,公司202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超 30%,远超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期增长水平,但受市场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双重影响,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同时,欧洲汽车行业动荡,主要汽车主机厂客户投资计划推迟、在手项目延期执行,叠加公司上年末处置巴西子公司控制权的影响,公司海外系统集成业务收入下降,而收入的下降也使公司的亏损规模有所扩大。
此外,尽管收入下降,但埃夫特仍对机器人销售渠道和团队能力建设、产品及技术研发方面保持了较高的投入,这使得销售及研发费用有所增长。